我國水資源較為緊張,隨著我國城市化、工業化進程的加速,全國廢水的排放量也逐年增加,導致自然水體不斷惡化,水資源污染形勢仍十分嚴峻。水體污染、水資源短缺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嚴重制約因素。近幾年,國家對環保行業的重視程度和支持力度不斷提升,污水處理行業也得到了快速發展。
污水處理行業現狀分析
1、污水年排放量增加
近幾年,我國我國的污水排放總量持續增長。2014年中國城市污水年排放量445.34億平方米,2018年增至521.12億平方米。
2、污水處理廠數量增多
目前我國工業廢水排出以后基本進入城市污水管道,在城市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據《2018年城市建設統計年鑒》,2014年污水處理廠數量1807座,2016年污水處理廠突破2000座,2018年污水處理廠數量進一步增加達到2321座。
3、污水處理廠處理能力提高
“十二五”以來,我國明確將節能環保產業作為戰略新興產業,政府密集出臺各項環保政策(如“水十條”),我國污水處理規模已具備一定規模,水污染治理能力效果顯著。我國污水處理能力不斷增強。2014年我國污水處理廠處理能力13087萬立方米/日,2018年處理能力提升至16881萬立方米/日。
4、污水年處理量增加
隨著污水處理廠數量增加,污水處理能力提升,我國污水年處理量大幅提升。2014年污水年處理量401.62億立方米,2018年逼近500億立方米。
目前,我國水處理已經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形成了成熟的污水處理工藝,污水處理率持續提升。2014年污水處理率90.18%,2018年達到95.49%。隨著污水處理技術進步,預計我國污水處理率將進一步提升。
5、我國污水處理區域發展不平衡
由于我國東部沿海等經濟發達地區,地方政府的財政實力相對較強,人民群眾收入水平較高,對環境保護和清潔環境的需求較大。經濟發達地區的人口集聚功能強,人口較為密集,城鎮化水平較高,也更適宜于規模化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和運營。因此,我國東部沿海等經濟發達地區的污水處理設施建設較為健全,污水處理行業發展相對較快。
中西部經濟較為落后的地區,由于財政綜合實力有限、人口較為分散等原因,污水處理設施建設仍十分落后。
污水處理行業發展趨勢
1、智慧水務市場潛力亟待釋放
智慧水務將海量水務信息進行及時分析與處理,并做出相應的處理結果輔助決策建議,以更加精細和動態的方式管理水務系統的整個生產、管理和服務流程,從而達到“智慧”的狀態。隨著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及移動互聯網等新技術不斷融入傳統行業的各個環節,新興技術和智能工業的不斷融合,智慧水務行業發展具有明顯的前景。
2、農村污水處理成藍海
由于農村經濟條件限制以及居民環境保護意識的缺乏,許多村莊缺乏完善的污水收集系統,直排現象普遍。同時行政村污水垃圾治理相對緩慢,與城市、縣城相比,污水垃圾等環境基礎設施嚴重滯后。
因此,城鎮污水處理市場已趨于飽和,而村鎮污水處理市場呈現一片藍海。經測算,到2020年農村水環境治理剩余市場空間將超1298億,長期市場則高達萬億體量。
綠 天 使 產 業 園
聚產業·匯人才·創價值
打造新時代新興產業集群!
以“孵化+投資+加速+輔導上市”的服務模式
全方位賦能企業發展
聯系方式:
咨詢熱線:400-628-1280
網址:http://www.mjiashi.com/
地址:青島市山河路702號綠天使創業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