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園的發展可以說與中國近40年的發展息息相關。產業發展是城市的動力,對于中國大部分以第二產業為重的城市,產業園區就是城市發展的“基礎設施”。
產業空間與城市的關系:工業園與城市空間是割裂的,承擔著城市的生產功能,依賴于城市發展。
主要特征:交通位置優越;強調生產技術的升級;以技術為主導。
主要載體:工廠、物流園區
產業空間與城市的關系:開始注重產業配套發展,但和城市的關系還是主從關系,園區與城市融合概念初起。
主要特征:強調產業集群,形成產業科技創新,企業孵化等完善的產業鏈。
主要載體:科技園區、商務園區
主要運營:政府、開發商
產業空間與城市的關系:園區與城市的邊界逐漸模糊,生產、生活空間高度融合。
主要特征:產城深度融合,社區共享,開始產生創新產業生態。
主要載體:涵蓋生產、工作、生活、休閑、娛樂一體化的產業小鎮,產業綜合體城市綜合體。
產業空間與城市的關系:園區與城市共生,共同發展,注重園區生態環境。
主要特征:通過互聯網、大數據加深產城融合,社區共享,催生創新產業生態。
主要載體:智慧園區、生態園區、文創園區
產業地產核心驅動力從外力(優惠政策)向內力(技術或財富)演變;從政府招商,向開發、運營,產業驅動思維的轉變。
空間布局上越來越趨向于城市功能,由交通導向到核心企業、產業集群導向,再到城市功能和產業功能導向;產業地產與城市發展空間的關系也越來越緊密,從脫離到耦合,再到緊密融合。
產業園跟隨產業升級,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的轉型,對品質要求提高,注重空間與自然的融合,園區的生態可持續發展。
倚重在科技、互聯網、大數據的發展,產業園注重深度鏈接,向智慧化的大平臺發展。與政府政策的制定,開發商的運營有更多反饋和互動。
產業轉型,以及城鎮化從增量到存量的轉變中,原有的產業園區的改造升級。
向著2025中國制造、中國創造目標進行中,中國的產業園區正快速地升級轉型。新一代的產業園區,功能上注重復合功能,集辦公、工業、金融、居住、商業等于一體;運營上注重產業、土地和資金的相互促進,更多的是放眼于長期運營;形態上多體現為:以產業為載體的產業、辦公綜合體為主,甚至城市綜合體;觀念上更加推崇綠色生態、智慧園區。產業園區的快速發展和迭代,為產業園區運營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機遇。
綠天使集團是中國領先的專注于服務戰略新興領域,為快速成長的科技企業提供專業化產業升級服務的機構。集團目前已成功運營17個創業園區和22個產業園區,成立3支產業專項投資基金,孵化企業3000余家,已投資企業近60余家。通過在相關領域不斷深耕,綠天使集團逐步形成以孵化+投資+加速+輔導上市的特色運營模式,打造鏈條式、專業化、行業集聚的產業示范園區。促進產業新模式、新業態、新技術的升級,推動戰略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提升相關行業的產業化、科技化、國際化,助力行業整合,促進產業升級,打造鏈條式、專業化、行業集聚的產業示范園區,形成生態共享的產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