嫩江市位于黑龍江省西北部,嫩江流域上游,處于黑龍江、內蒙古和加格達奇、呼倫貝爾、齊齊哈爾、黑河“兩省四市”交匯點。商貿物流繁榮活躍,已發展成為黑龍江省西北部區域中心城市。
近年來,嫩江先后被評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農業產業化先進縣”、“全國最佳發展環境縣”、“中國最佳投資價值(環境)縣”、“中國最具投資潛力百強縣”、“全省工業十強縣”、“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項目試點示范縣”等諸多榮譽稱號,連續兩年在全省縣域經濟主要指標綜合考評中排名第一。
嫩江市是我國北方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商貿物流繁榮活躍,已成為區域中心城市。清朝時稱為墨爾根城,是著名的邊外七鎮之一,曾是邊陲進入內地咽喉要道。《盛京通志》稱其為北負群山、南臨沃野;江河襟帶、上下要樞。
這里戰略位置重要,使它成為黑龍江將軍府、副都統衙門所在地達208年;更是由吉林經墨爾根到瑗琿鎮的北路驛站的管理中心;在清康熙三十年仍有鄂溫克、達斡爾十五佐領之部分兵力編入墨爾根八旗;這里經濟、文化沉積深厚,清代農業、手工業、商業、交通等也有較快的發展,成為了中俄貿易大通道中的主要集散地。
嫩江市緊緊扼住由哈爾濱通往黑龍江西北部的咽喉,是北部邊陲聯絡內地溝通黑河口岸、輻射大興安嶺及內蒙古東部的唯一大通道,成為黑龍江省西北部的交通樞紐和物流中心。暢通的公路、鐵路、民航交通構成方便快捷的立體交通網,G111國道、黑、嫩呼等多條高速路縱橫相間、主幅相連,距齊齊哈爾、黑河兩個民航機場均為250千米,距五大連池機場120千米,距哈爾濱4小時車程,齊加鐵路跨境而過直達大連港口。現代化的交通網絡為聚集方圓300千米范圍內的大豆資源提供了強力支撐,為嫩江經濟騰飛注入強勁的動力。
嫩江市市域內耕地面積987.7萬畝,年均糧食產量42億斤,素有“北國糧倉”之美譽。位于世界著名的三大黑土帶之一,地處遼闊的松嫩平原位于國家大小興安嶺生態功能保護區內,土壤以黑土和草甸土為主,占總耕地面積的90%上,黑土層平均厚度60厘米左右,最高可達1.5米,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倍以上,土壤有機質含量在5-7%之間,是全國平均水平6-8 倍,特別適合大豆、小麥、玉米、馬鈴薯、雜糧等多種作物生長。
嫩江市地處興安山地的松嫩平原過濾地帶,全市四季分明,氣候屬寒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橫跨四、五、六3個積溫帶。由于雨熱同現,晝夜溫差大,有利于農產品的油脂、蛋白質等干物質積累,極大降低了農作物病蟲害發生率,發展畜牧業區位環境優勢得天獨厚,是畜牧養殖的黃金地帶。
嫩江市域內礦產富集,有“礦產富地”之美譽。已發現礦產65種,礦產地234處,其中探明資源儲量的礦產28種,礦產中形成礦床的有40處,潛在價值達3000億元。
風力資源:嫩江市位于黑龍江省西北部,屬于寒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風能資源較為豐富。
光資源:嫩江市水平面年太陽能輻射總量約為4800兆焦/平方米,年實照時數在2300~2900小時之間,平均時數為2600小時。
水資源:嫩江全長1370公里,流域面積24.39 萬平方公里,嫩江市內嫩江干流長度為404公里。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約為 2271.2MW。
嫩江市位于“兩省四市”交匯點,商貿物流產業雄厚、輻射能力強、覆蓋面廣、發展環境好,擁有各類商業網點11584個、各類住宿餐飲業態網點2299個、各類現代服務業業態網點336 個、大中型商品交易市場 68個;擁有順達、振宇、哈外聯、金通等7個物流服務網點,步行街、墨爾根老街、基地商服街3個商業街,擁有以時代廣場、商貿城、新一百等為集群的中心城區商業圈,齊加鐵路、黑嫩地方鐵路,G111 國道、S208 省道等國省干線已構成便利快捷的商務交通網絡,年運輸能力800萬噸,倉儲能力已達323萬噸,已成為“黑龍江省西北部現代商貿物流之都”。
試車經濟是冰雪經濟發展的高端產業鏈,嫩江市具有豐富的冰雪資源,整合試車資源,優化試車環境,服務試車企業,加快發展試車新興產業的步伐,將“冷資源”轉化為“熱經濟”,極力打造試車產業。
嫩江市是投資的熱土,綠天使將助力嫩江市的招商引資工作,以優秀的營商環境,安心、暖心的投資環境,優良的發展環境、優質的服務以及優惠的政策全力支持企業發展,以真心招引、用真情服務,讓更多優質企業落戶嫩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