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遼市,地處內蒙古自治區東部,東靠吉林省四平市,西接赤峰市、錫林郭勒盟,南依遼寧省沈陽市、阜新市和鐵嶺市,北與興安盟以及吉林省白城市、松原市為鄰,地處環渤海經濟圈、東北經濟區和東北亞經濟圈,是東北與華北的交匯中心。2018年12月,確定為第二批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2020年10月,被評為全國雙擁模范城(縣)。 通遼經濟技術開發區,位于通遼市主城區。開發區一路勇立潮頭,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已經成為通遼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力軍、科爾沁草原城市會客廳。 區位優越,交通便捷。通遼市地處環渤海經濟圈、東北經濟區和東北亞三角經濟區,與東北經濟區中的哈爾濱、長春、沈陽一起被國務院規劃為區域性物流節點城市。與沈陽、長春構成等邊 “金三角”3小時經濟圈,是西部大開發省區中離東部沿海最近的城市之一。距離出海口錦州港僅400千米,是國家實施“一帶一路”和內蒙古自治區推進向北開放的重要戰略節點。 通遼境內有京通、通讓、大鄭、通霍、集通5條鐵路交匯,已開通“通滿歐”國際貨運班列,3條高速、6條國道和7條省道貫穿。通遼民航機場可起降波音737等大中型客機,已開通航線14條,通航城市13個。通遼火車站是全國36個鐵路樞紐編組大站之一。通遼市是內蒙古自治區東部和東北地區西部最大的交通樞紐城市。 優越的區位使通遼生產要素集聚能力強、資源配置半徑小,市場空間大。 通遼礦產資源豐富,境內現已探明煤炭、石油、鈾、油頁巖、硅砂等礦產50余種。其中,霍林河露天煤礦是全國五大露天煤礦之一,煤炭保有儲量113億噸,石油保有儲量1.33億噸,天然硅砂保有儲量550億噸,油頁巖保有儲量4.6億噸,更有儲量可觀的大型天然堿礦。 通遼農牧業資源富集,地處世界三大玉米黃金帶,糧食產量穩居內蒙古首位,牲畜存欄常年保持在2200萬頭(只、口)以上,其中肉牛存欄327萬頭以上,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畜牧業生產基地和供港活牛基地,素有“內蒙古糧倉”、“黃牛之鄉”等美譽。 通遼境內分布著山地、草原、森林、沙漠、濕地、湖泊等自然景觀,是科爾沁草原最典型、最具生物多樣性的地區。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罕山、地質奇觀大青溝、塔敏查干沙漠、烏旦塔拉原生態楓葉林,風光獨特,景色宜人,全市森林覆蓋率高,被評為中國優秀旅游城市、中國旅游競爭力最具發展潛力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和2015年中國大陸城市“氧吧50強”。 產城融合樣板區 便捷的交通路網在這里匯聚,齊備的生活配套在這里完善,依托主城區人口、文化、科技、產業比較優勢,增強開發區資源優化配置功能,構建“產業升級+區域聯動+功能拓展”的產城融合發展新模式,向宜居宜業的現代化產業新城大步邁進。 新型工業示范區 突出的資源稟賦奠定發展基礎、堅實的產業之基彰顯發展實力,依托現有的產業基礎,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積極打造國家級、自治區級孵化器等創新載體大力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發揮“教學研用”融合發展優勢,充分借助轄區內蒙古民族大學、通遼職業學院等高校資源優勢,組織開展科技聯合攻關,用現代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加快打造新型工業化示范區。 新興服務集聚區 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輻射四方,強有力的平臺與載體塑造格局,依托金融、法律、商業咨詢等新興服務業態的集聚優勢,優化集聚區空間布局、創新集聚區發展模式,創建現代服務業區域發展新高地。吸引各類金融機構在我區布局設立網點,鼓勵民間資本進入金融領域,形成支撐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創新創業投融資體系。 營商環境就是競爭力,服務企業就是提高生產力。通遼市將2023年確定為優化營商環境爭優年,聚焦重點領域、關鍵環節、突出問題,打一場優化營商環境的整體戰、突破戰,在全面突破、重點提升的基礎上實現整體爭優。多點發力推動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打造人聚產興、近悅遠來的發展高地,為推動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增添新動能。 近者悅,遠者來。綠天使集團助力通遼經濟技術開發區招商引資工作,打造放心的投資環境、順心的創業環境、貼心的發展環境、安心的經營環境,以真心招引、用真情服務,強化要素保障,厚植招商沃土,讓更多優質企業落戶通遼,共繪推進現代化通遼建設的美好新畫卷。 綠天使集團是中國領先的專注于服務戰略新興領域,為快速成長的科技企業提供專業化產業升級服務的機構。以孵化基地為支點,調動、整合各方資源,為創業者打造一個環境優良的創業生態圈。綠天使集團目前已運營18個創業園區和22個產業園區,成立3支產業專項投資基金,孵化企業3000余家,已投資企業近60余家。通過在相關領域不斷深耕,綠天使集團逐步形成以孵化+投資+加速+輔導上市的特色運營模式,打造鏈條式、專業化、行業集聚的產業示范園區。促進產業新模式、新業態、新技術的升級,推動戰略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提升相關行業的產業化、科技化、國際化,助力行業整合,促進產業升級,形成生態共享的產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