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遼市位于東北地區和華北地區交匯處,地處環渤海經濟圈和東北亞經濟圈,是我國東北區域物流中心城市和國家骨干物流節點城市。如今,已建成完備的航空、鐵路、公路綜合交通網。獲得“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等榮譽稱號。
通遼經濟技術開發區,位于通遼市主城區。開發區一路勇立潮頭,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已經成為通遼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力軍、科爾沁草原城市會客廳。
自2001年成立以來,開發區從無到有,在一張白紙上繪就了快速發展的雄偉藍圖,經濟社會發展日新月異。如今,這里已是創新創業、投資發展的熱土。歷經20余載,開發區聚集了福耀集團、金煤化工、蒙牛乳業、蒙藥股份等國內外知名企業。
通遼經濟技術開發區是2001年9月經自治區人民政府批準設立的省級開發區,是自治區一類工業園區。2019年,又被自治區政府認定為自治區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轄區面積420 平方公里受托代管1個鎮、4個街道辦事處轄區人口22萬。
新型工業示范區
突出的資源稟賦奠定發展基礎、堅實的產業之基彰顯發展實力,依托現有的產業基礎,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積極打造國家級、自治區級孵化器等創新載體大力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發揮“教學研用”融合發展優勢,充分借助轄區內蒙古民族大學、通遼職業學院等高校資源優勢,組織開展科技聯合攻關,用現代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加快打造新型工業化示范區。
產城融合樣板區
便捷的交通路網在這里匯聚,齊備的生活配套在這里完善,依托主城區人口文化、科技、產業比較優勢,增強開發區資源優化配置功能,構建“產業升級+區域聯動+功能拓展”的產城融合發展新模式,向宜居宜業的現代化產業新城大步邁進。
新興服務集聚區
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輻射四方,強有力的平臺與載體塑造格局,依托金融、法律、商業咨詢等新興服務業態的集聚優勢,優化集聚區空間布局、創新集聚區發展模式,創建現代服務業區域發展新高地。吸引各類金融機構在我區布局設立網點,鼓勵民間資本進入金融領域,形成支撐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創新創業投融資體系。
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利
地處環渤海經濟圈、東北亞經濟圈、東北經濟圈和蒙東經濟圈。是國家“一帶一路”和內蒙古推進向北開放的重要戰略節點,與沈陽、長春構成等邊“金三角”3小時經濟圈,是西部大開發省區中離東部沿海最近的城市之一。
距大連600 公里、錦州330 公里、營口450 公里,周邊800 公里范圍內分布著15個百萬人口以上城市。優越的區位使開發區生產要素集聚能力強、資源配置半徑小,市場空間大。
生態環境優美、自然資源富集
地處中緯度,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寒熱適度,年降雨量320~450毫米,年平均氣溫1.3°℃~7.5°℃。通遼境內分布著山地、草原、沙漠、森林、濕地、湖泊等自然形態,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罕山、地質奇觀大青溝、瀚海塔敏查干沙漠、烏旦塔拉原生態楓葉林,是科爾沁草原最典型、最具生物多樣性的地區。
文化底蘊深厚、旅游發展迅猛
位于科爾沁草原腹地,5000多年前,西遼河畔的“哈民”先人點燃的史前文明之光,照亮了古遠的科爾沁草原。這里是蒙古民族的發祥地之一,是成吉思汗胞弟一科爾沁始祖哈布圖哈薩爾的領地。這里多重文化集聚,是科爾沁文化、北方多民族文化、紅山文化、富河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是清代國母孝莊文皇后、清代蒙醫藥學家占卜拉·道爾吉、抗擊八國聯軍的愛國將領僧格林沁等人的故鄉。享有“中國馬王之鄉”“中國版畫藝術之鄉”“中國安代藝術之鄉”“中國蒙國族民歌之鄉”等美譽。
基礎設施完備、服務質量創優
設施配套
不斷完善基礎施設配套、優化園區發展環境,筑巢引鳳,不斷夯實發展平臺,提升園區綜合競爭力,為項目落地和企業發展提供肥沃的土壤。園區目前達到“七通一平”(道路、供水,排水、電、訊、氣、暖暢通,土地平整),具有水(引綽濟遼工程)、電(通遼發電廠、增量配電網試點)、氣(隆圣峰天然氣)、暖(通遼發電廠蒸汽)等價格低廉的生產制造成本優勢。未來持續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速升級,加快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政務服務
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15分鐘政務服務圈,涉企便民服務事項全部納入線上線下大廳集中辦理,辦理時限壓縮比率全市第一。創新搭建“投資項目110系統指揮平臺”,持續推行領辦、盯辦、幫辦、代辦“保姆式服務”,為投資項目提供全流程、可視化、透明化服務,實現服務企業零距離、當好貼心“店小二”。在這里您將會感受到優質高效的政務環境、海納百川的營商氛圍、朝氣蓬勃的經濟活力。
規劃面積64平方公里,是通遼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堅持“以產興城、以城帶產、產城融合、城鄉一體”的發展道路,創造高水平營商環境,提升項目承載能力和配套服務功能。合理規劃產業布局,提升城鄉綜合治理水平,統籌城鄉一體化發展,建設生產生活生態相融共生的現代新城。按照產業園區化、園區城市化、產城一體化的思路著力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和承接產業轉移,著力促進就業和開發人力資源,將開發區打造成為生產、生活、生態融合的蒙東經濟核心增長極、東北現代化草原新城、國家級綠色低碳新區。
規劃面積64平方公里,是通遼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堅持“以產興城、以城帶產、產城融合、城鄉一體”的發展道路,創造高水平營商環境,提升項目承載能力和配套服務功能。合理規劃產業布局,提升城鄉綜合治理水平,統籌城鄉一體化發展,建設生產生活生態相融共生的現代新城。按照產業園區化、園區城市化、產城一體化的思路著力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和承接產業轉移,著力促進就業和開發人力資源,將開發區打造成為生產、生活、生態融合的蒙東經濟核心增長極、東北現代化草原新城、國家級綠色低碳新區。 通遼經濟技術開發區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兩個屏障”“兩個基地”和“一個橋頭堡”的戰略定位,遵循“一帶一路”發展思路構建產業平臺,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工作導向,緊盯國內國際經濟形勢新變化、順應產業格局調整新趨勢,確立了以新能源新材料裝備制造、高端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綠色食品加工、中蒙醫藥、服裝鞋帽等重點產業為導向的發展定位。依托優良資源、優勢產業、優質存量,通過“強鏈、延鏈、補鏈、造鏈、完鏈”,著力全產業鏈建設,突顯產業集聚效應,實現經濟綠色高質量發展。 新能源新材料裝備制造產業。 針對光伏、氫能、儲能裝備制造產業,內蒙古自治區以通遼市為試點,通遼市以通遼經濟技術開發區為載體。依托通遼地區硅砂資源儲量大、品質好、易開采以及氫儲能產業政策傾斜機遇等優勢,引進光伏玻璃、光伏組件、逆變器、PACK儲能電池片、光伏邊框、支架及配套光伏全產業鏈項目和氫儲運裝備、氫燃料發動機、氫燃料汽車及零部件等優質裝備制造項目。 力爭到“十四五”期末,新能源新材料裝備制造產業產值達到250 億元以上。 高端裝備制造業 開發區圍繞遼寧、吉林兩省規模大、實力強的裝備制造業集團搞配套、引項目做基地,鼓勵運用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延伸產業鏈條,提升價值鏈和產品附加值。 在汽車及零部件、電氣裝備制造、無人機研發制造、智能機器人制造、鋁輪轂加工生產、農用機械等高端裝備制造領域加快發展。 力爭到“十四五”期末,高端裝備制造產業產值達到50 億元以上。 電子信息產業 轄區內有電子商務產業園,被商務部評為“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基地”、在中國國際電子商務博覽會上被評為“十佳電子商務產業園區”園區年交易額達4.5億元,累計孵化出園企業240余家;經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批準,由國家教育部備案的我市第一所全日制綜合性高等職業學院坐落于開發區,學院在技術、人才、產學研等多方面為產業集群發展持續助力。在家用電器、電子設備及各種電子元件、器件、儀器、儀表等方面突破發展。 服裝鞋帽產業 轄區人口22萬人,鎮街居民為發展服裝鞋帽產業提供充足勞動力保障,并且對比現有產業發達地區具有勞動力使用成本低的優勢。 開發區現已有服裝鞋帽產業基礎,其中有代表性的通遼長川制靴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從最初的半成品鞋幫加工開始到2012年成品鞋全線生產,并在2018年成功轉型為可獨立承接進出口貿易的生產公司。 公司人員也從最初的200人發展到1700人 已經成為一家集生產、國內外貿易和世界名牌制造于一體的大型鞋業生產基地在用工勞動密集型如皮革羽毛絨制品、部隊服飾定制類、鞋帽生產加工等行業集群發展。 綠色食品加工產業 通遼市是世界三大玉米黃金帶之一,糧食作物播種面積約1850萬畝,糧食年總產量179.66億斤,玉米播種面積約1599萬畝。 小麥播種面積7.6萬畝,稻谷播種面積35 萬畝,高粱播種面積38 萬畝,蕎麥播種面積7.7萬畝,大豆播種面積35萬畝。 紅干椒種植面積60萬畝,通遼市境內可利用草原面積4600萬畝,牲畜存欄常年保持在1144萬頭(只、口)以上。 其中肉牛存欄338萬頭以上,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畜牧業生產基地和供港活?;?,素有“內蒙古糧倉”“黃牛之鄉”“黃金玉米帶”“蓖麻之鄉”等美譽。豐富的農畜產品為食品加工制造產業發展提供優質原料保障。轄區內代表性企業有蒙牛集團、科爾沁牛業、蒙鑫羊業、迪士牛食品有限公司、清谷新禾等,主要生產奶制品、牛、羊肉冷鮮肉及休閑食品、蕎麥制品等。 在玉米精深加工、氨基酸精深加工、牛羊奶制品、酒業、中央廚房、牛肉類屠宰加工、牛肉干等領域品牌化發展。 中蒙醫藥產業 通遼是全國蒙古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區,轄區內集聚國內最大的蒙藥生產基地、全國最大的蒙藥貼膏生產基地。通遼職業學院新設立的蒙醫藥學院掛牌成立及內蒙古民族大學新區在開發區啟動建設,這些將進一步推動開發區蒙醫藥產業的發展。 全市藥材規模種植面積達50萬畝 主要品種有:黃芪、甘草、苦參、黃岑、沙棘等。獨特的區位及產業優勢,為中醫藥(蒙醫藥)產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代表性企業有蒙藥集團、澤強醫藥科日沁藥業、蒙元基因、京蒙干細胞等涵蓋蒙醫藥研發生產、醫藥物流、蒙醫正骨醫療器械生產、基因檢測等領域,其中蒙藥集團研發生產的珍寶丸、保利爾膠囊等產品深受國內外心腦血管疾病患者認可使用。 在生物類制品、藥品研發生產、中醫藥(蒙醫藥)結合研發、醫康養等領域精細化發展。 現代商貿物流 商貿物流區分為倉儲物流集群、專業市場集群、電子商務基地三大功能區,是通遼市現代商貿物流產業核心區。園區內建有東北地區最大的鐵路貨場,保稅物流中心(B型)。 通遼內陸港,入駐企業總計600多家,其中限上企業98家,“AAA級以上物流企業5家,年交易額達300多億元。 開發區搶抓建設中蒙俄經濟走廊和東北振興的重大機遇,充分利用通遼市作為東北區域物流中心城市和國家一級物流節點城市的區位優勢,以現代綜合物流園為集成載體,充分發揮“全國實驗物流基地”“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基地”的品牌效應和示范功能,提升物流物聯產業的品質和內涵,向更高端的示范水準邁進。在大宗物流、倉儲物流、冷鏈運輸、集散分撥中心、清關中心等業態方面引進國內外知名的第三方物流企業來我區設立分支機構,或與我區企業共同組建現代物流集團公司。 綠天使集團是中國領先的專注于服務戰略新興領域,為快速成長的科技企業提供專業化產業升級服務的機構。以孵化基地為支點,調動、整合各方資源,為創業者打造一個環境優良的創業生態圈。綠天使集團目前已運營18個創業園區和22個產業園區,成立3支產業專項投資基金,孵化企業3000余家,已投資企業近70余家。通過在相關領域不斷深耕,綠天使集團逐步形成以孵化+投資+加速+輔導上市的特色運營模式,打造鏈條式、專業化、行業集聚的產業示范園區。促進產業新模式、新業態、新技術的升級,推動戰略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提升相關行業的產業化、科技化、國際化,助力行業整合,促進產業升級,形成生態共享的產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