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陶縣隸屬河北省邯鄲市,以衛運河為界與山東聊城相 鄰。全縣面積456平方公里,轄4鄉4鎮,277個行政村, 耕地48萬畝,總人口36萬人。
經過多年的發展,館陶縣綜合實力顯著提升。站在新的 歷史起點,縣委、縣政府提出了“一個戰略定位、一個發展 布局、三大主攻方向、五大發展目標”的“1135”經濟社 會發展總體思路,確立了“一核引領、四區協同、六帶聯 動”的“146”發展布局,傾力打造“142”產業體系,全 面建設現代化活力新城,魅力館陶。

館陶位于冀魯豫三省交界,向北直通京津、雄安, 向南連接中原經濟區,向東對接渤海藍色經濟區,向西 通連絲綢之路經濟帶,具有京津冀協同發展、中原經濟 區、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三個國家級戰略規劃疊加的區 位優勢,是東出西聯、通南達北的重要節點。
106、309兩條國道在縣域交匯,青蘭高速橫貫東西,大廣高速縱穿縣鏡,邯 濟鐵路建成通車,邯長聊高鐵規劃建設,織就了鐵路交叉、國道交匯、高速縱橫的 立體交通網,搭建了連通周邊多個城市的1小時輻射圈,實現了半小時登高鐵,1小 時進機場,3小時抵雄安、進北京,4小時到港口。
一小時經濟圈:連接安陽、濮陽、長治、邯鄲、邢臺、衡水、聊城 等 7個城市,輻射范圍6萬平方公里,人口5000萬人,GDP 規模2萬億元
二小時經濟圈:涵蓋北京、天津、雄安新區和冀魯豫三省省會,輻 射范圍60萬平方公里,人口近3億人,GDP 規模21萬億元。

館陶始于春秋。戰國時期,因城西北七里有陶丘,趙置 館驛于其側,故名館陶。西漢平帝二年置縣,歷經2200余 年縣名未變,先后有四位皇帝將其愛女封為“館陶公主”, 三個君主將其愛子封為“館陶王”。大唐名相魏征、抗日民 族英雄范筑先,原煤炭部部長肖寒、原石油部部長宋振明、 黃河水利委員會原主任王化云、原勞動人事部副部長焦善民、 四川省原省長魯大東、原駐港司令王曉軍等都是館陶人。
館陶是齊魯文化和燕趙文化的交匯地,孕育形成了運河 文化、黑陶文化、魏征文化、成語典故文化、彭艾養生文 化、紅色文化等六大文化脈系。糧食畫和漆畫等兼具經濟 和文化價值的藝術形式大放異彩。 “干木富義” “國而忘 家” “痛抱西河” “金屋藏嬌” “好丑自彰”等膾炙人口的成語典故就發生在館陶。 今日的館陶,城市發展日新月異。永濟河穿城而過,公主 湖 、三鏡湖,碧波蕩漾,縱貫南北的健康步道綠網、路網、水 網并進?;﹫?、滑冰館、游泳館、半程馬拉松賽道、圖書 館,都為這座城市注入了無限生機與活力!宜學、宜居、宜 游,在這座品質之城、幸福之城,得到了最好詮釋! 河北館陶經濟開發區是省級經濟開發區,面積21.36平方公里,工業總產值近300億元,先后獲得國家裝配式建筑生產基地、國 家小微軸承生產基地、高性能拖拉機生產基地等榮譽,產業基礎雄厚,功能配套齊全,已形成“一區四園”(新型化工及醫藥產業 園、北科工業園、先進制造園區、軸承產業園)的發展格局。 聯動推進北部高標準農田推廣帶、南部特色農產品加工帶、東部大運河文化旅游帶、中部商貿物流集聚帶、沿永濟河綠色生態發 展帶、環館陶特色小鎮示范帶“六帶”統籌發展。
北部高標準農田推廣帶:即利用北部土壤肥沃、生態良好的資源稟賦,打造節水抗旱、高產穩產的高標準農田,形成全省重要的 糧食主產區。
南部特色農產品加工帶:即支持黃瓜、黃梨、大蒜、黑小麥等特色農業發展,增加種植面積,大力培育和引進農產品深加工企 業,以二產帶一產促三產,促進農業提質增效。
東部大運河文化旅游帶:即涵養大運河文化底蘊,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傳承,促進文體旅農城融合發展。
中部商貿物流集聚帶:即立足中西部交通樞紐優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大力發展商貿物流業,構建布局合理、特色鮮明的現代 商貿物流發展新格局。
沿永濟河綠色生態發展帶:即依托永濟河,開展河道清淤、水系連通、生態修復、造林綠化、路網建設等綜合整治,打造河暢、 水清、岸綠、景美、宜人的生態環境。
環館陶特色小鎮示范帶:即整合全縣特色小鎮豐富資源,打造精品旅游環線,輻射拉動沿線產業發展,彰顯特色小鎮對富民強縣 的帶動作用。
精密軸承產業:重點發展汽車軸承、電機軸承、醫療器械軸承、工程機械軸承 等高端精密軸承,延長微型軸承產業鏈條,發展終端應用產品,打 造“立縣產業”。 現金制造產業:發揮鎧特農機、萬利特種車輛、潔雅衛生用品等龍頭企業優 勢,以綠色化、高端化、生態化、智能化、服務化為發展方向, 吸引一批高端項目,集聚一批配套企業,形成分工協作、優勢互 補的良好態勢。 化工醫藥產業:著力推進傳統化工產業向精細化工和現代醫藥產業轉型,打 造從中間體、原料藥到成藥、制劑的全產業鏈條,同步抓好化妝 品、日用化學品、化工新材料產業轉型。 智能信息產業:搶抓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工業機器人等高端 高新產業發展機遇,引進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成長性好 的“瞪羚企業”,服務智慧城市建設與數字經濟發展,形 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文旅大健康產業:依托大運河文化、紅色文化、特色小鎮文化、中醫藥產業等主 體文化脈系,建設東部大運河文化帶,培育邯鄲東部重要紅色教育 基地,打造環館陶特色小鎮精品線路,引進大型高端文旅項目,激 活館陶厚重的文化歷史資源,形成可聽可看可消費的文旅IP 。同 時,進一步創新產業模式,大力發展保健、康復等大健康產業。 現代商貿物流產業:聚焦禽蛋物流、農貿物流、醫藥物流、冷鏈物流等領域,積 極對接引入第三方知名物流公司,規劃建設綜合性物流園區,服 務大型商貿市場和開發區企業,積極引入有實力的大型商貿企 業,參與金鳳市場、金龍建材市場搬遷,打造區域商貿物流中 心。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建立產地倉和農鮮直采基地,打造區域 商貿物流中心。 綠天使(館陶)科創孵化港,位于館陶經濟開發區北科工業園核心地帶,占地300畝,一期總投資7.6億元,總建筑面積18萬平方米,以“一環、兩軸、三心”為輪廓,圍繞著“創新之環+科技之云”的理念,成為集科技研發、成果轉化、創業孵化、科技服務、總部經濟為一體的新型綜合體。 規劃建設生產、研發、辦公、餐飲、休息娛樂、運動康體、公寓等多種功能業態服務區,為生產者提供宜居宜業的環境。圍繞科技創新創業主題,著力構筑招商引資和“雙創”的有效載體,吸引中小企業集群發展。 綠天使(館陶)科創孵化港是集合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為一體的專業化產業示范園區。 園區以“數字經濟”、“生物醫藥”、“智能制造”為產業方向,復合規劃產業園運營中心、科技研發與應用中心、產業基金投資平臺、金融信息交互平臺四大功能體系,推動產業發展整合,促進產業升級,形成生態共享的戰略新興產業集群。 綠天使集團是中國領先的專注于服務戰略新興領域,為快速成長的科技企業提供專業化產業升級服務的機構。以孵化基地為支點,調動、整合各方資源,為創業者打造一個環境優良的創業生態圈。綠天使集團目前已運營18個創業園區和22個產業園區,成立3支產業專項投資基金,孵化企業3000余家,已投資企業近70余家。通過在相關領域不斷深耕,綠天使集團逐步形成以孵化+投資+加速+輔導上市的特色運營模式,打造鏈條式、專業化、行業集聚的產業示范園區。促進產業新模式、新業態、新技術的升級,推動戰略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提升相關行業的產業化、科技化、國際化,助力行業整合,促進產業升級,形成生態共享的產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