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故事|青島市總工會:為職工創業搭“臺”賦“能” “創”出充滿活力的“工匠之城”

一座創業城市,是一方舞臺。
絢爛的舞臺自然缺不了“大腕們”邁開舞步、拿出絕活兒,展示一場精彩絕倫的盛大表演。但這樣一個舞臺同樣不可或缺的是看似平凡的“草根”演員們,他們或憑“一技之長”,或憑“干事激情”,同樣成為閃耀青青之島舞臺的主角。
7月29日,位于山東省青島市城陽區夏莊街道的綠天使環保創業園內,綠天使集團董事長、工友創業導師王瑞強放下電話,高興地告訴青島日報記者,園區內青島創綠島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團隊跟另一家污水治理環保企業的資源整合和產業鏈對接進展順利,不僅拓展了污水治理環保企業的業務范圍和產品項目,而且解決了創綠島的生產和市場問題。“這是個雙贏的事兒,當然,對創綠島這個創業項目來說,意義更大,它將進入快速成長階段。”王瑞強說起這些有些興奮,“這還多虧了園區內的工會聯合會‘牽線搭橋’。”
“3項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7月3日,青島市總工會收到濟南傳來的好消息,在剛剛落幕的2020年山東省工友創業大賽暨第五屆山東省創業大賽上,青島代表隊的5支工友創客團隊從山東省內572名工友創客中脫穎而出。“說到底,還是要感謝青島市總工會為我們這些工友創客提供了一個展示平臺,成績是一方面,對我們努力創業的肯定和認可更為珍貴。”獲得創業組一等獎的青島好品海智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負責人朱文東告訴青島日報記者。
“青島市總工會歷來重視就業和再就業工作,2020年,緊緊圍繞中心大局,立足工會援助就業工作職能,以工友創業聯盟為抓手,青島市總工會擬投入200萬元,傾力打造40家市級‘工友創業園’,培育100名‘工友創業帶頭人’。通過提供創業項目、經營場地、創業培訓、創業指導、政策扶持等綜合服務,扶持創業者成功創業,以創業者的成功創業安置職工就業,助力青島打造創新創業城市。”青島市總工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彭建國表示。
搭建平臺,“工友創業聯盟”成為創業強引擎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青島喵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工友創業園工會主席郭海忙得腳不沾地。除了要努力做好喵星工友創業園內的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還要時不時地與其他工友創業園單位召開“云端會議”,設計制作“疫情防控”調研問卷,通過小程序方式收集“聯盟單位”工友們復工以來面臨的困難,努力為創業工友們爭取減免房租、物業費等優惠,群策群力共渡難關。
2019年11月21日,青島市總工會工友創業聯盟正式成立,作為青島市轄區企業自愿組建的開放式合作平臺,聯盟讓青島市廣大工友創業者擁有了一個全新的共享、交流、合作、創新平臺。“聯盟像一股繩,把我們這些工友創客們都緊緊地系在了一起。”郭海告訴青島日報記者。
4月15日,市北區橡膠谷,工友創業聯盟部分企業家聚在一起。“我們工友創業園內有多家建筑行業企業,這一行業屬于勞動密集型行業,受這次疫情影響大,目前用工缺口很大。”“文創產業進入一個低潮期,疫情之下人們對于文創產品的需求量大幅下降。”“物業管理行業工友們防疫壓力大,各方面權益亟待改善。”……大家分享交流著疫情防控期間對企業生產經營、職工隊伍狀況的調研結果,互相出謀劃策。
“我們是做信息技術的,可以做一款防疫信息采集追溯管理系統,為每名職工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疫情管控基礎數據,免費為有需要的企業提供信息采集服務。”聯盟理事單位山東海科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我們可以幫助園區企業進行線上招聘指導、職位發布、線上面試。”聯盟理事單位綠天使集團負責人說。
青島市總工會工友創業聯盟既要“錦上添花”,為廣大創業者提供技術上、管理上的幫助,更要“雪中送炭”,尤其是為下崗失業人員、農民工、困難職工家庭、高校畢業生和退伍軍人提供創業幫扶、技術培訓、信息咨詢等服務。
青島市總工會負責人表示,工友創業聯盟成立后不僅引導企業資源共享,互幫互助,而且積極舉辦創新創業大賽。6月18日,第一屆青島市工友創業大賽決賽落幕。通過工會推薦、自主報名、主動邀約等形式,200余項工友創業項目展開精彩角逐。同時也挖掘出一批有亮點、有創新、可復制、易推廣的優秀項目,青島市總工會作為主辦方,積極整合工友創業聯盟資源,匯集創業需求信息,為職工提供政策咨詢、項目論證、創業指導、技術培訓、金融對接等服務,幫助職工工友實現創業夢想。
在聯盟350家企業的推動下,2019年帶動近千家上下游企業建會入會,培育選樹的60個單位被命名為“青島市工友創業園”,52名個人被命名為“青島市農民工之星”,100名個人被命名為“青島市創業帶頭人”,累計帶動農民工就業14787人,有效推動了創業企業和諧健康發展,增強了工會影響力凝聚力。
提升技能,打造全國首家“四位一體”職工賦能平臺
一有空閑,在民營企業做程序員的王晨就打開“齊魯工惠”APP的在線學習課程,自學企業管理課程,“一直有創業的想法,但現在的自己還不成熟,想多學點知識,給自己做儲備。”
為更好地提高職工工友的勞動技能和創新創業能力,青島市總工會積極組織各種形式的學習、培訓,練技能、增本領,打造技能提升大通道。依托工友創業聯盟,考察增設一批農民工培訓基地,融合聯盟各類培訓資源,實施“招聘+孵化+創業+培訓+就業”閉環式的技能提升、就業服務。以職工需求為切入點,拍攝50部“技能提升短視頻”,通過“齊魯工惠”APP免費提供網上技能培訓課程,為轉崗下崗的職工特別是農民工提供培訓服務,積極構建聯盟成員之間共享資源、共同育人,形成孵化鏈、人才鏈、創新鏈、產業鏈融通互惠的新格局。
“依托工友創業聯盟理事長單位青島喵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托普教育在線培訓平臺‘會考吧’,包括生活技能類、專業技術類、學歷提升類近百萬培訓資源實現了企業職工免費學。目前,我們也在‘齊魯工惠’APP上提供了部分自主知識產權的課程資源。”青島市總工會工作人員表示,截至目前,100余門開設課程已完成職工在線課程學習時長27萬小時,在線學習點擊量達100多萬人次。同時,“會考吧”也通過國家級評選,成為青島唯一一家入選國家人社部官方指定的培訓平臺。
不僅如此,青島市總工會7月3日正式啟用全國首家“四位一體”職工賦能平臺。該平臺由職工賦能中心、技能實訓基地、賦能研究院和工匠學院組成,首次采用政府部門、職業院校、社會組織、企事業單位、專家學者廣泛合作的模式“系統化”“一體化”搭建。“職工賦能平臺計劃通過智能制造、智能實訓、無人機操控等30個職工技能實訓基地,開設‘十行百崗’、類別群體專屬和個性化定制等賦能項目,每年為10萬人次職工賦能,幫助職工提升崗位勝任能力、學習創新能力、創業發展能力、身心調試能力和家庭建設能力等五大適應新時代發展的素質能力,實現職工創新能力的提升,打造充滿活力的‘工匠之城’。”彭建國表示。
“我們也將全力打造培訓、就業、創業‘三位一體’的工作服務品牌,依托工會的陣地作用,工友創業園的資源優勢、培訓實力和產業集聚效應,提升工友創業園平臺規模,增強職工創新能力,激發職工創業激情,為青島這座創業之城貢獻蓬勃的工人力量。”青島市總工會權益保障部四級調研員李湛告訴青島日報記者。(青島日報記者 任曉萌)
(稿件原載于2020年8月2日《青島日報》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