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引資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尋找新經濟增長點的重要支撐。同在招商行業,無論您是招商小白,還是招商元老,掌握招商引資相關知識和專業術語是必不可少的,為此,綠天使精心整理了與招商引資相關的知識點,幫助大家加深專業知識積累。
畝均論英雄
投資環境
土地指標
土地出讓分類
土地出讓方式
土地流轉
工業用地
生地、毛地、凈地、熟地
土地儲備
土地投資
建筑密度
建筑容積率
建筑系數
投資強度
固定資產投資
固定資產投資額
土地出讓金
土地出讓金作為政府性基金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指各級政府土地管理部門將土地使用權出讓給土地使用者,按規定向受讓人收取的土地出讓的全部價款(指土地出讓的交易總額),或土地使用期滿,土地使用者需要續期而向土地管理部門繳納的續期土地出讓價款,或原通過行政劃撥獲得土地使用權的土地使用者,將土地使用權有償轉讓、出租、抵押、作價入股和投資,按規定補交的土地出讓價款。
土地出讓金一般計算
(1)有實際成交價的,且不低于所在級別基準地價平均標準的按成交價不低于40%的標準計算出讓金,若成交價低于基準地價平均標準的,則依照全部地價40%計算。
(2)發生轉讓的劃撥土地使用權補辦出讓時,按基準地價平均標準的40%計算。
(3)通過以上方式計算的土地出讓金數額,土地使用權受讓人有異議的,由受讓人委托有資質的土地估價機構進行評估,按評估價的40%計算土地出讓金。
(4)劃撥土地使用權成本價格占土地價格的最高比例不得高于60%,在以劃撥土地使用權價格計算出讓金時,必須將成本價格換算成市場土地價格,再按不低于40%的標準計算土地出讓金。
PPP
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指在公共服務領域,政府采取競爭性方式選擇具有投資、運營管理能力的社會資本,雙方按照平等協商原則訂立合同,由社會資本提供公共服務,政府依據公共服務績效評價結果向社會資本支付對價。PPP是以市場競爭的方式提供服務,主要集中在純公共領域、準公共領域。PPP不僅是一種融資手段,還是一次體制機制變革,涉及行政體制改革、財政體制改革、投融資體制改革。
BOT
BOT(build—operate—transfer)即“建設—經營—轉讓”,實質上是基礎設施投資、建設和經營的一種方式,以政府和私人機構之間達成協議為前提,由政府向私人機構頒布特許,允許其在一定時期內籌集資金建設某一基礎設施并管理和經營該設施及其相應的產品與服務。政府對該機構提供的公共產品或服務的數量和價格可以有所限制,保證私人資本具有獲取利潤的機會。整個過程中的風險由政府和私人機構分擔。當特許期限結束時,私人機構按約定將該設施移交給政府部門,轉由政府指定部門經營和管理。
BT
BT是英文Build(建設)和Transfer(移交)縮寫形式,意即“建設--移交”,是政府利用非政府資金來進行非經營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一種融資模式。BT模式是BOT模式的一種變換形式,指一個項目的運作通過項目公司總承包,融資、建設驗收合格后移交給業主,業主向投資方支付項目總投資加上合理回報的過程。
目前采用BT模式籌集建設資金成了項目融資的一種新模式。
招標的方式
招標按競爭開放程度,招標分為公開招標和邀請招標兩種方式。
(1)公開招標。屬于非限制性競爭招標,這是一種充分體現招標信息公開性、招標程序規范性、投標競爭公平性,大大降低串標、抬標和其他不正當交易的可能性,最符合招標投標優勝劣汰和三公原則的招標方式。
(2)邀請招標。屬于有限競爭性招標,也稱選擇性招標。邀請招標適用于因涉及國家安全、國家秘密、商業機密、施工工期或貨物供應周期緊迫、受自然地域環境限制只有少量幾家潛在投標人可供選擇等條件限制而無法公開招標的項目,或者受項目技術復雜和特殊要求限制,且事先已經明確知道只有少數特定的潛在投標人可以響應投標的項目,或者招標項目較小,采用公開招標方式的招標費用占招標項目價值比例過大的項目。
投資密度
投資密度是指單位面積內吸收投入的資金數量,工業園區資密度主要指工業園區累計投資額(包括園區和企業的基礎設施投入、購地投入、基建投入、設備投入及其他投入)與建成面積的比值
投資密度=工業園區累計投資額/建成面積
投資回收期
投資回收期亦稱“投資回收年限”。投資項目投產后獲得的收益總額達到該投資項目投入的投資總額所需要的時間 (年限)。投資回收期的計算有多種方法。按回收投資的起點時間不同,有從項目投產之日起計算和從投資開始使用之日起計算兩種;按回收投資的主體不同,有社會投資回收期和企業投資回收期;按回收投資的收入構成不同,有盈利回收投資期和收益投資回收期。
外資質量評價的基本標準
(1)是否符合國家的產業政策;
(2)是否符合國家的區域外資政策;
(3)技術水平是否先進適用;
(4)項目是否符合環保要求;
(5)能否提高原有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
(6)是否創出了中國自己的品牌;
(7)合資企業是否由本國資本掌握控股權;
(8)合資產品的市場結構是否優化;
(9)合資是否有利于增強原有企業的活力;
(10)合資企業的利稅指標是否達到要求;
(11)合資企業是否具有長期持續發展的后勁。
(文章內容來源于網絡,引用出于傳播知識之目的,如有侵權或違規,請聯系我們刪除。)
綠天使集團是中國領先的專注于服務戰略新興領域,為快速成長的科技企業提供專業化產業升級服務的機構。以孵化基地為支點,調動、整合各方資源,為創業者打造一個環境優良的創業生態圈。綠天使集團目前已運營18個創業園區和22個產業園區,成立3支產業專項投資基金,孵化企業3000余家,已投資企業近60余家。通過在相關領域不斷深耕,綠天使集團逐步形成以孵化+投資+加速+輔導上市的特色運營模式,打造鏈條式、專業化、行業集聚的產業示范園區。促進產業新模式、新業態、新技術的升級,推動戰略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提升相關行業的產業化、科技化、國際化,助力行業整合,促進產業升級,形成生態共享的產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