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各地疫情防控政策的放開,國內產業發展預期逐步轉好,同時也為各地招商引資工作帶來轉機。

解決招引誰、去哪兒招、怎么招等一系列難題,不僅需不斷強化對產業的洞察和招商敏銳力,更需與時俱進地主動吸收創新的做法。今天帶大家系統學習后疫情時代產業園招商的六種創新模式。
01“產融結合+園區基金”招商模式
坐地招商方式粗糙、低效,事倍功半,人脈招商、中介招商、本地招商在后疫情時代也必將受到重重阻礙。新時期的園區招商,真的需要一些技術含量和資本含量。
目前,國內已經有很多產業地產商和產業園區充分利用資本的催化、杠桿作用,探索出了一種產融結合的園區基金招商新模式,這幾乎已經成為了產業園區招商的一種標配。
該模式以產業基金為線,串聯產業鏈、創新鏈,聚力“雙招雙引”,創新“基金+產業”聯動機制,實施“股權并購計劃”為招商打開新通道。
這種模式還可以結合“財務顧問+股權投資”招商模式使用。即幫助城市政府通過財務顧問咨詢等形式與企業建立長期緊密聯系。
招商主體要主動把握行業發展趨勢,分析企業發展前景,跟進企業發展動態,在企業跨越式發展、資金需求的關鍵時期,采取聯合投資、分段投資等模式為企業提供融資服務,推動企業入園。
02“科技投行”招商模式
招商引資要通過搭建資本與高科技企業的溝通橋梁,將投資與科研進行嫁接,實現科技招商、資本招商。
招商主體以投行的方式做產業培育,成立市場化運作的產業投資基金,服務于招商引資戰略性產業。
03“眾創孵化” 招商模式
如今,很多城市政府已經意識到僅僅依靠外部招商,逐漸空間逼仄,而很多眾創孵化空間出來的企業又會大量流失到外部去。

以“眾創孵化+園區招商”,就是成為一種生態閉環式的對接模式。可根據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設立產業基金,形成“項目+投資+落地+孵化”完整閉環。
這種模式還可以和前面的基金招商模式與投資營商模式結合起來,效果更佳,更持久。
04“雙向對流”招商模式
“雙向對流”模式是指兩個區域之間的商戶資源雙向對流互通,尤其在當前園區國際化的大潮下,這種雙向對流模式越發有用武之地。
中國的企業有走出去的愿望,國外的企業有走進來的想法,產業園區通過搭建平臺渠道,促進中外企業雙向互通的可能性,這種全新的招商模式能夠達成互利共贏,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園區和企業在嘗試,甚至還被成都高新區提煉為“TSPPP——全球科技園區命運共同體”。
05“互聯網+”招商模式
長期以來,企業選址受到產業氛圍、優惠政策、人才資源、配套服務等多重因素影響和制約,在疫情風險之下,傳統的人脈招商、中介招商、本地招商推進受限。運用互聯網、大數據、云平臺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可以突破以上制約。
互聯網的出現,讓企業能快速、全面、準確地掌握相關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降低風險,提高選址效率,招商主體要挖掘適合該區域產業發展的資源價值,精準匹配招商線索。
06平臺聯合招商模式
在一個產業園區當中如果能夠有一個具有強大號召力的主力客戶與運營商捆綁在一起招商的話,往往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前提是你能夠找到這個主力客戶,并且給對方帶來真正的重大利益。飛地招商模式也是其中的一種。
在資源集中時代,科研院所掌握著大量的人才和技術,通過推進產學研與企業經濟深度融合,能夠有效挖掘科研潛力,提升企業能級,優化產業結構,實現政府主導招商與市場化招商的雙輪驅動。
產業園區招商猶如八仙過海,各有各路。但成功的招商是產業園區發展的關鍵,特別是在目前招商資源有限,園區間競爭激烈的背景下,園區招商任重而道遠,更需高瞻遠矚,順勢而為。

綠天使集團是中國領先的專注于服務戰略新興領域,為快速成長的科技企業提供專業化產業升級服務的機構。以孵化基地為支點,調動、整合各方資源,為創業者打造一個環境優良的創業生態圈。綠天使集團目前推介已運營17個創業園區和22個產業園區,成立3支產業專項投資基金,孵化企業3000余家,已投資企業近60余家。通過在相關領域不斷深耕,綠天使集團逐步形成以孵化+投資+加速+輔導上市的特色運營模式,打造鏈條式、專業化、行業集聚的產業示范園區。促進產業新模式、新業態、新技術的升級,推動戰略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提升相關行業的產業化、科技化、國際化,助力行業整合,促進產業升級,打造鏈條式、專業化、行業集聚的產業示范園區,形成生態共享的產業集群。
網址:http://www.mjiashi.com/